临空经济是依托机场枢纽,围绕航空运输、物流、商务、会展、旅游等产业形成的经济形态。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区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多个城市加大了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未来,临空经济区将更加注重产业链整合和国际化发展。随着航空运输能力的提升和航线网络的扩展,临空经济区将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推动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同时,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如航空论坛和国际展会,临空经济区将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资本、人才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此外,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将融入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4-2030年中国临空经济行业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及临空经济相关协会等的数据资料,深入研究了临空经济行业的现状,包括临空经济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及产业链状况。临空经济报告分析了临空经济的价格波动、各细分市场的动态,以及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报告对临空经济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揭示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机会,也指出了临空经济行业内可能的风险。此外,临空经济报告还探讨了品牌建设和市场集中度等问题,为投资者、企业领导及信贷部门提供了客观、全面的决策支持。
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临空区的概念与特征
一、临空区的概念
二、临空区的经济特征
第二节 临空经济与相关理论
一、临空经济的概念
二、临空经济的发展阶段
三、临空经济空间划分和产业布局
四、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机场、临空经济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研究
一、机场是临空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前提
二、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三、区域经济为临空经济提供支持
第二章 临空经济发展背景及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行业主要政策动向
四、临空经济行业标准
五、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1 、《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2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六、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社会环境分析
一、临空经济产业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临空经济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国内外临空经济区交通发展经验的借鉴
第一节 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开发模式及管理体制论述
阅读全文:https://www.20087.com/5/52/LinKongJingJiHangYeQuShi.html
一、临空经济区开发模式
二、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
1 、国外管理体制
2 、国内管理机制——以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为例
第二节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一、美国孟菲斯机场
1 、区域位置
2 、机场布局
3 、设施保障
4 、机场地位
5 、主要产业
6 、对外衔接方式
二、德国法兰克福航空城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三、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航空城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四、仁川机场临空经济区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五、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第三节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一、中国香港机场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二、北京首都机场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三、郑州新郑机场
1 、区域位置
2 、设施保障
3 、机场地位
4 、主要产业
5 、对外衔接方式
第四节 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建立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构建高效、快捷的区域集疏网络
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运输服务
第二部分 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 中国机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机场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机场发展规划
1 、《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
2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3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
二、中国通用机场建设现状
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机场运行数据分析
一、中国运输机场总数量分析
二、中国新通航机场数量
三、中国暂停运营机场数量
Analysis and Trend Prediction Repor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erospace Economy Industry from 2024 to 2030
四、国内机场可用座公里数
五、国内航线可用座公里
六、航线可用座公里
七、国内机场货邮运输量
八、航线数
九、通航城市数量
十、机场旅客吞吐量
第三节 中国枢纽机场发展分析
一、枢纽机场业务量及增长分析
二、枢纽机场行业产能空间分析
1 、枢纽机场航站楼产能利用率
2 、枢纽机场跑道产能利用率
三、枢纽机场价格现状分析
第四节 中国机场主要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一、集团化模式
二、地方政府管理下的分公司或航站制
三、航空公司托管模式
第五节 中国支线机场群的布局和运营模式分析
一、典型省份的支线机场布局建设及运营现状分析
二、支线机场布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支线机场群的发展优势
四、中国支线机场群的投资策略
第五章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临空经济区的格局
二、国内临空经济区产业的结构
三、国内典型的临空经济区阐述
四、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特点
五、国内临空经济建设的不足
第二节 中国空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空港经济发展现状
1 、空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 、空港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3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4 、各地空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二、中国空港经济发展动向
1 、空港经济将迈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2 、空港经济区将呈现环形与辐射相结合的综合交通网络
3 、空港经济区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
4 、空港经济同时推动着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临空经济运营情况分析
一、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数量分析
二、全国临空经济区数量分析
三、全国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
四、中国临空经济区货邮吞吐量
五、中国临空经济区客流量
六、全国临空经济区区域分布
第四节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一、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培育高质量产业优势
二、打好城建攻坚战、彰显空港美,建设高质量公园城市
三、深入拓展大通道、推进大开放,增强高质量动力支撑
四、主动回应新期盼、提升获得感,增进高质量民生福祉
五、自觉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建强高质量干部队伍
第三部分 发展模式分析
第六章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
2 、航空物流型—美国孟菲斯机场
3 、交通枢纽型—荷兰史基浦机场
4 、商务贸易型—德国法兰克福机场
5 、居住休闲型—韩国仁川机场
二、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1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同之处
2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航空带动模式
二、物流带动模式
三、产业链推动模式
四、产业集群模式与园区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临空经济区主要模式分析
一、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2024-2030年中國臨空經濟行業現狀分析及趨勢預測報告
二、空港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三、空港自由区的发展模式
四、空港商务区的发展模式
五、航空城的发展模式
第四节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划分
一、依据划分视角的发展模式分类
1 、土地发展模式
2 、方式发展模式
3 、资源发展模式
二、依据不同导向驱动的模式划分
1 、航空运输驱动模式
2 、航空制造驱动模式
3 、航空物流驱动模式
4 、航空关联产业驱动模式
第五节 中国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临空经济区形成阶段产业发展模式
1 、航空物流产业链空间对接模式
2 、航空制造业空间拓展模式
3 、产业价值链的临空嵌入模式
4 、区域产业链与航空物流业耦合模式
二、临空经济区成长期产业发展模式
1 、航空物流供应链功能对接模式
2 、航空枢纽服务业空间拓展模式
3 、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协作模式
4 、临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模式
5 、航空制造业产业链衍生拓展模式
三、临空经济区成熟期产业发展模式
1 、航空物流服务供应链一体化模式
2 、现代服务业综合推进模式
3 、创新型临空产业集群强化模式
第七章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协同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临空经济区“港产城”演进及协同发展现状
一、“港产城”系统的发展模式
1 、单一驱动模式
2 、融合发展模式
3 、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港产城”系统的演进路径
三、“港产城”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港产城”协同发展现状
2 、“港产城”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港产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 、产业经济学理论
3 、协同理论
二、“港产城”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
1 、“港产城”协同的内涵
2 、“港产城”协同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港产城”两两融合的作用机理
1 、临空经济区“港”、“产”作用机理
2 、临空经济区“港”、“城”作用机理
3 、临空经济区“产”、“城”作用机理
二、“港产城”三位一体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空港新城“三个经济”的战略布局
一、枢纽经济方面
二、门户经济方面
三、流动经济方面
第八章 临空经济区空间规划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区发展阶段及主要类型
一、临空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1 、较高的机场综合服务能力与综合交通网络
2 、化背景下企业偏好的变化
3 、较好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 、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二、临空经济区发展阶段
1 、起步阶段
2 、成长阶段
3 、成熟阶段
三、临空经济区产业主要类型
1 、临空配套产业
2 、临空制造业
2024-2030 Nian ZhongGuo Lin Kong Jing Ji HangYe XianZhuang FenXi Ji QuShi YuCe BaoGao
3 、临空现代服务业
四、临空经济区的主要功能板块
1 、临空物流板块
2 、临空工业板块
3 、临空商务板块
4 、特色发展板块
第二节 临空经济区总体空间布局特点
一、圈层式布局
1 、空港运营区
2 、紧邻空港区
3 、空港相邻区
4 、外围辐射区
二、其他布局模式
1 、组团圈层模式
2 、侧偏模式
3 、点轴模式
4 、卫星模式
5 、指状模式
第三节 临空经济区主要功能板块空间规划策略
一、临空物流板块
1 、临空物流板块的特点
2 、临空物流板块的选址
3 、临空物流板块的主要功能
4 、临空物流区的空间布局
5 、临空物流板块的交通组织
二、临空工业板块
1 、临空工业板块的特点
2 、临空工业板块的选址
3 、临空工业板块的主要功能
4 、临空工业板块的空间布局
5 、临空工业板块的交通组织
三、临空商务板块
1 、临空商务板块的特点
2 、临空商务板块的选址
3 、临空商务板块的主要功能
4 、临空商务板块的空间布局
5 、临空商务板块的交通组织
四、特色发展板块
1 、特色发展板块的选址
2 、特色发展区的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部分 重点区域分析
第九章 河南省临空经济发展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临空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一、临空经济与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二、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三、临空经济与河南区域创新能力协同投资策略
1 、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2 、打造高端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提高河南区域创新能力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 以创新驱动临空经济
第二节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带动河南区域发展
一、临空经济的特征
二、临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河南的带动作用
1 、带动河南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2 、带动河南工、农、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
3 、带动河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 、带动河南临空资源的整合
第三节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临空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1 、引领城市产业升级
2 、扩大城市开放格局
3 、完善城市主体功能
二、郑州市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营商环境质量亟待提高
2 、经济辐射能力较弱
3 、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滞后
4 、地区和产业间竞争加剧
5 、金融环境仍需优化
三、郑州市临空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 、完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
2 、着力发展航空经济
3 、创新贸易模式
2024-2030年の中国臨空経済業界の現状分析と動向予測報告
4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
5 、优化临空经济区营商环境
6 、打造临空经济金融枢纽
第十章 山东省临空经济发展分析
第一节 山东临空经济行业发展规划
一、山东临空经济区发展政策
二、山东临空经济规划布局
三、山东临空经济发展规模
第二节 青岛市临空经济投资前景
一、青岛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
1 、内部优势
2 、内部劣势
3 、外部机遇
4 、外部威胁
二、SWOT分析的投资前景选择
1 、功能定位
2 、战略目标
3 、发展模式以及空间布局
4 、产业选择
5 、战略举措
6 、独具特色的胶东机场的投资前景
第三节 大连临空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一、内部优势分析
1 、大连机场具备区位优势
2 、地区经济优势明显
3 、交通优势突出
二、内部劣势分析
1 、缺乏临空指向性产业
2 、没有规模性地开发和利用临空经济区
3 、产业布局不合理
4 、交通规划不尽合理
三、外部发展机遇分析
1 、产业转移契机出现
2 、多家航空公司合作机遇
四、外部威胁分析
1 、省内支线航班对航空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